会员登录 - 用户注册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280只基金净赎回比例超过一半 229只基金跌破5000万元!

280只基金净赎回比例超过一半 229只基金跌破5000万元

时间:2025-05-08 16:16:47 来源:枉己正人网 作者:休闲 阅读:684次

229只基金跌破5000万元,只基面临清盘风险

今年年初以来A股市场的金净颓势,拖累众多基金业绩。比例半数据显示,超过有7家公司的只基公募资产规模缩水过半,其中包括成立超10年的金净银河基金和光大保德信基金。此外,比例半上半年有280只基金净赎回比例超过一半,超过229只基金甚至跌破5000万元的只基“清盘线”,这些产品的金净“中考成绩”很不理想。

七家基金缩水超一半

今年上半年,比例半上证综指下挫17.22%。超过在股市乏力的只基同时,不少基金也表现欠佳。金净上半年,比例半公募基金市场规模整体缩水4000亿元,股票型基金、混合型基金亏损较多,整体表现最好的债券型基金、货币型基金的收益率仅为0.15%、1.30%。

在这之中,有7家公司公募规模缩水超过50%,成立超过10年、曾经业绩辉煌的银河基金、光大保德信都在其列,它们的上半年资产规模分别下降50.65%、55.86%。其中,银河基金今年上半年货币基金缩水近200亿元,混合型基金缩水近100亿元,导致资产规模大幅下降,公募资产规模排名也从去年年底的38位下滑至52位。另外5家惨遭“腰斩”的是中金、华融证券、长安、新沃、华宸未来,资产规模相较去年年末的降幅分别为73.68%、69.69%、61.84%、55.56%、52.19%。

在行情遇冷之下,上半年不少投资者选择加速赎回持有基金份额。有数据显示,280只基金净赎回比例超过一半,229只基金甚至跌破5000万元的“清盘线”。混合型基金、货币市场基金是基金赎回的两大主力,分别净赎回2917亿份、2323亿份。

大批基金净值缩水也使得市场分化加剧:排名前20位的基金公司规模总和占市场的70.20%,始终稳居榜首的天弘基金总规模占市场整体规模十分之一以上,而剩余不到90家基金公司只分享30%的市场份额。

当然,上半年也存在表现尚佳的基金,如东兴证券、金元顺安等5家实现资产规模翻番,天弘基金继续扩大领先优势,黄金基金和次新基金总体业绩亮眼。

部分基金有清盘危险

为何会有多家基金惨遭腰斩?有基金行业人士认为,其中的中金基金等旗下多为股票型基金,有受到行情冲击影响的因素;部分基金则可能由于战略重心偏移到基金子公司业务,导致公募基金管理不善。羊城晚报记者还发现,出现资产规模大幅缩水的银河基金、新沃基金等,上半年还面临基金经理相继离职的问题。

对于加速赎回现象,有分析人士表示,很多基金公司去年发行了以打新为主要策略的绝对收益基金,然而却于今年遭遇打新规则变更的情况。在收益大幅下降之下,一些机构资金大举撤资,导致批量基金巨额赎回。

而随着大量赎回的出现,有更多基金变得“迷你”或正在接近跌破清盘线。如果下半年持续这种格局,它们可能面临清盘的危险境地。

对于下半年的基金市场状况,盈利宝研究中心的研报提到:“对于债券市场的后市投资机会,我们依然抱有较为谨慎的态度,因为接下来债券型基金的选择不仅要考验基金公司对信用风险的把控,更会考验其对市场波动性的把握程度;在未来的一段时间内,货币型基金依然是主流选择,但投资者需要注意货基更适合短期资金,对于近期没有明确用途的资金来讲,依然建议匹配较长期限的理财产品。”

专家提醒

招商证券分析师建议,基金投资者短期可关注仓位灵活、攻守兼备的灵活配置混合型基金,减少净值波动;长期可挑选仓位调整灵活、组合配置均衡、选股能力较强的股票型基金,在控制风险的前提下,追求低位建仓带来的长期超额收益。

记者 马化展 实习生 李晓洁

标签:基金 赎回 比例 超过 一半责任编辑:吴择 吴择

(责任编辑:休闲)

相关内容
  • 甲醇中三唑醇溶液标准物质:为化学分析提供可靠参考
  • 重庆曝光6起违法违规使用医保基金案件
  • 浙江杭州公布2020年餐饮浪费监督评价结果 节约消费总体较好
  • 两会声音:代表委员建言献策 正向引导金融消费
  • 水中6种水溶性脂肪酸混合溶液标准物质:水中混合溶液标物首选
  • 开发商8年前代收初装费 天然气为何至今未开通
  • 江苏省消保委发布动画领域侵害未成年人调查报告 《熊出没》《小猪佩奇》等榜上有名
  • 江苏苏州发布调查报告 近半数消费者质疑家政服务专业水平
推荐内容
  • 正己烷中乙酯杀螨醇(丁酰肼)溶液标准物质:农药检测精准对照品
  • 山东济南一男子非法出售公民个人信息被判刑
  • 广东公布2020年反不正当竞争十大典型案例
  • 一个车位能否停两辆车?法院判决应以车位地面划线范围为限合理使用
  • 头部券商纷纷宣布下调交易佣金 还有继续“降费”空间
  • 上海第一季度受理消费投诉5.2万件 在线文娱、健身等成投诉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