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登录 - 用户注册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移动支付这些习惯要改:随意尝试扫描带优惠信息二维码 较2018年下降26个百分点!

移动支付这些习惯要改:随意尝试扫描带优惠信息二维码 较2018年下降26个百分点

时间:2025-05-08 15:54:58 来源:枉己正人网 作者:热点 阅读:272次

  消费者容易出现的移动意尝优惠三个不良使用习惯:

  ●更换手机后不解绑银行卡或删除敏感信息

  ●删除带支付功能的APP 但不解除银行卡绑定

  ●随意尝试扫描带优惠信息的二维码

  中国银联近日发布的《2019移动互联网支付安全大调查报告》显示,随着金融知识普及与打击电信网络诈骗宣传活动的支付深入推进,与2018年相比受访者风险防范意识有所提升。习惯信息2019年的改随数据显示,51%的试扫消费者曾经遇到过网络诈骗,相比2018年下降了16%,描带发生损失的维码人群占比为23%,较2018年下降26个百分点。移动意尝优惠

  调查显示,支付受访消费者存在不良使用习惯的习惯信息比例与2018年持平。出现频率最高的改随三个不良使用习惯仍然为:更换手机后,不解绑银行卡或删除存留的试扫敏感信息(24%);直接删除带支付功能APP,不解除银行卡绑定(23%);带有优惠信息的描带二维码都会尝试扫描(20%)。同时,维码在非法的移动意尝优惠贷款、外汇、期货等平台泄露银行卡号、验证码等个人敏感信息也是导致消费者发生损失的重要因素。

  中国银联风险安全专家分析,2019年移动支付产业呈现出以下新特点:一是移动支付使用持续活跃,平均使用频次与消费金额双增长;二是移动支付已成为普惠金融重要载体,伴随移动支付便民工程下沉,获得县乡居民、小微企业青睐;三是金融科技助力提升便捷与安全,生物识别等新型身份认证技术与传统密码验证方式共同守护安全;四是公众安全意识有所提升,发生损失人群占比下降。

  调查显示,2019年移动支付用户使用频次继续上升,日均使用逾3次。从人群看,自主创业者、私营业主、个体户、网店店主等小微企业主使用频率显著高于他人,近三成日均使用超过5次。同时,移动支付成为普惠金融服务的重要载体,退休人员、家庭主妇、农民、工人等群体,在公共缴费、菜市场等场景中,使用移动支付方式消费占比过半。从场景看,交通出行成为2019年移动支付最活跃的场景,全国32个城市地铁、逾1600个城市公交受理银联移动支付,全国200多个城市的逾1万家停车场开通银联无感支付,移动支付与我们“行”影不离。

  与此同时,支付产品中身份验证、风险提示、账户安全管控功能、转账信息核验、赔付保证等安全措施持续优化,获得消费者认可。受访消费者普遍认为,生物识别验证、转账账户信息核验等措施使支付安全更有保障。60后、70后等群体希望在支付及交易过程中多一些安全提示。

  总体看,2019年,消费者的安全意识普遍提升,损失化解渠道更为多元。主动向银行挂失、拨打110是主要挽损方式,同时保险赔偿也成为弥补欺诈损失的重要来源。

  据悉,本次调查由中国银联与17家全国性商业银行、18家支付机构联合开展,筛选有效问卷约6.2万份,约七成被访者集中在25岁至45岁。调查高度还原移动支付人群现状,力求准确、真实反映中国移动支付人群的支付行为及安全意识,为持卡人与相关产业各方带来支付安全领域的趋势指引。

责任编辑:24

(责任编辑:百科)

相关内容
  • 8月基金子公司产品发行爆发 激进公司单月成立20只
  • 我为群众办实事|浙江青田开展儿童化妆品专项检查
  • 哈尔滨整治农村“假乱俗”户外广告
  • 浙江玉环开展化妆品“百千万”美丽消费工程提升行动
  • 水质钇(标样):为水质分析提供稳定参考
  • “偏方”“秘方”药酒不可信 福建厦门突击检查自泡酒销售市场
  • 我为群众办实事|陕西西安:个体工商户登记进驻街道服务大厅 打造“15分钟政务服务圈”
  • 安徽设立首批5个知识产权保护工作站
推荐内容
  • 甲醇中丙烯醛溶液标准物质:化学分析校准基准
  • 强化维权处置力度 甘肃兰州12315为疫情防控保驾护航
  • 厦门思明区市场监管局多措并举重启市场活力
  • 我为群众办实事|安徽六安开展阳光纤检进市场主题宣传活动
  • 水质钇(标样):为水质分析提供稳定参考
  • 山西晋中成立知识产权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